扑扑


拼音pū pū
注音ㄆㄨ ㄆㄨ

繁体撲撲

扑扑

词语解释

扑扑[ pū pū ]

⒈  盛貌。

⒉  象声词。

⒊  尘土堆积或飞扬貌。形容奔走劳顿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盛貌。

唐 白居易 《山石榴寄元九》诗:“山石榴,一名山躑躅,一名杜鹃花,杜鹃啼时花扑扑。”
清 王士禛 《复雨》诗:“今年稍稍宜雨暘,黍稷扑扑称叶长。”

⒉  象声词。

元 孟汉卿 《魔合罗》第一折:“恰便是小鹿儿扑扑地撞我胸脯,火块似烘烘烧我肺腑。”
清 姚鼐 《山行》诗:“布穀飞飞劝早耕,春锄扑扑趁初晴。”
峻青 《黎明的河边》:“子弹像蝗虫似的在我们身边扑扑的乱飞。”

⒊  尘土堆积或飞扬貌。形容奔走劳顿。

张天翼 《“新生”》:“他那件重甸甸的中装大衣,他那两口重甸甸的小皮箱,都是灰扑扑的样子。”
沈从文 《天安门前》:“成串的骆驼队伍,从容不迫在灰尘扑扑的道路上前进。”

国语辞典

扑扑[ pū pū ]

⒈  状声词。大多用来形容心跳声。元·白朴元·无名氏也作「丕丕」。

《墙头马上·第三折》:「氲氲的脸上羞,扑扑的心头怯。」
《替杀妻·第三折》:「我这里孜孜觑了,諕的扑扑心跳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扑扑"的意思解释、扑扑是什么意思由线字词句查询工具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造句


1.小弟弟的脸胖乎乎红扑扑的,看上去真像一个可爱的大苹果。

2.瞧,玫瑰们在跳舞呢!“呼呼”的风声是美妙的音乐,蓝天白云和绿树,都是美丽的布景。玫瑰姑娘们弯着腰,扭动着妖艳的身躯,底下红扑扑的小脸儿,在阳光下,相互碰撞,又好像在说悄悄话。

3.梅花艳如朝霞,有的粉扑扑的,像儿童的小脸蛋,有的则是红艳艳的,是显得如此的高雅而不俗气。虽不像牡丹那样富丽堂皇,但却不失应有的风度;虽不像玫瑰这样艳丽妖娆,蛋挞是那样的生机勃勃。

4.沈似水红扑扑的脸蛋透着娇羞煞是可爱,看的萧然一阵恍惚。

5.它活像个失去了理智的疯子,在这宽阔的庭院中颠颠扑扑,乱碰乱撞。它时而把地上的柴草碎叶旋卷起来,忽地扔到东边,忽地抛到西边,忽地卷上高空飞舞,又忽地推到一个墙旮旯里不动了。

6.她倏地站了起来,脸色虽然红扑扑的,但并没有不以为然的意思。

7.妹妹的脸红扑扑的好像红苹果。

8.梅花艳如朝霞,有的粉扑扑的,像儿童的小脸蛋,有的则是红艳艳的,是显得如此的高雅而不俗气。虽不像牡丹那样富丽堂皇,但却不失应有的风度;虽不像玫瑰这样艳丽妖娆,蛋挞是那样的生机勃勃。

9.耿豪的头长得圆圆的,红扑扑的脸蛋是圆圆的,巧的是他那双乌黑发亮的眼睛也是圆圆的。我最喜欢他笑,他一笑那乌黑发亮的眼睛就变成两个弯弯的月牙了。他那红红的小嘴最爱说笑话,他的笑话总是在我们没笑出声之前先把自己逗笑了,这时那弯弯的月牙又出现了。

10.几颗芝麻调皮的点缀在这个可爱的小女孩红扑扑的脸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