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击


拼音mù jī
注音ㄇㄨˋ ㄐ一

繁体目擊
词性动词


目击

词语解释

目击[ mù jī ]

⒈  亲眼看到;作为目睹人在场。

若夫人者,目击而道存矣。——《庄子·田子方》
目击其事。

witness;

引证解释

⒈  目光触及;熟视。参见“目击道存”。

《后汉书·郅恽传》:“子张 但目击而已。”
李贤 注:“目击谓熟视之也。”
《晋书·葛洪传》:“於 餘杭山 见 何幼道,郭文举,目击而已,各无所言。”

⒉  犹目睹。亲眼看见。

唐 杜甫 《最能行》:“朝发 白帝 暮 江陵,顷来目击信有徵。”
唐 孟棨 《本事诗·情感》:“有 大梁 夙将 赵唯 为 岭 外刺史,年将九十矣,耳目不衰,过 梧州,言 大梁 往事,述之可听,云此皆目击之。”
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至今读其所著书,于山川阨塞,贤豪遗迹与夫风土謡俗,民生疾苦,凡所目击,悉笔于书。”
徐迟 《牡丹》三:“有些好事之徒,亲眼目击她被强拉上车。”

国语辞典

目击[ mù jí ]

⒈  亲眼所见。

明·周朝俊《红梅记·第二四出》:「小生目击数事,甚为不平,待要当面数落他一番,有何难哉?」

目睹 眼见

耳闻

⒉  瞥见。

《后汉书·卷二九·郅恽传》:「子张但目击而已。恽即起,将客遮仇人,取其头以示子张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目击"的意思解释、目击是什么意思由线字词句查询工具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苗栗县张姓男子怀疑老婆外遇林姓男子,昨天在竹南火车站持镰刀砍伤林男右腿,目击旅客惊慌失措,现场遗留大量血迹。

2.在他的英雄事迹面前,所有的目击者都自惭形秽。

3.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。

4.在一次抢劫中,一个劫犯用管道胶带将目击者粘住,使他们不能去报案,直到罪犯逃之夭夭。

5.为了防止凶手杀人灭口,目击证人正受警方严密保护。

6.凶手一直指鹿为马,企图推卸刑责,最后才在目击者指证历历下俯首认罪。

7.然而,目击者也说,受刑者在注射期间会发生抽搐、起伏并试图做起来。看来致命鸡尾酒不总是有效。

8., 目击者指出,该名女子刚搬来三重区三和路租屋处不久,时常听见她哀号声。

9.柏林动物园管理人员和目击者说,19日下午3时左右“克努特”在进入饲养场所的水池后,突然像“发羊痫风一样开始抽搐”,之后不久它的尸体便漂浮于水面。

10.其实,于建中出去也不是去找什么目击者,而是依照他这些天的成果按图索骥,去寻找照片上的脚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