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病相怜的成语故事


同病相怜

拼音tóng bìng xiāng lián

基本解释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。怜:怜惜。

出处汉 赵晔《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》:“子不闻《河上歌》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”


同病相怜的典故

有位姓张的先生,家里添置了一张床,这张床的确很漂亮,床头有木雕的图案,床尾有好看的花纹,摆在卧室里,给卧室增添了不少光彩。

张先生很想让别人看到这张床,那就会听到许多赞赏的话,他特别喜欢听人恭维,于是,决定通知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,好借此机会炫耀一下自己新买的床。可是,转念一想,似有不妥,因为家里来了客人,都是在前厅接待,怎么能看到卧室里的床呢。

想来想去,张先生还真想出一个办法来,那就是佯装生病,告之亲朋好友,凡来探望的,岂不都要到卧室来坐一坐?如此,便可以达到目的了。

张先生于是病卧在床,家里人遵嘱告之几位亲朋好友,说张先生有病,不能前去拜望,因分十想念亲友,希望他们有空过来坐坐。

第一位来看望张先生的是一位姓王的老朋友。

王先生刚巧新买了一双鞋,质地很好,样子也不错,于是,王先生穿着这双新鞋去张家拜访,也想趁机让张先生夸夸自己的新鞋。

王先生到了张府,被张家人引至卧室去见张先生。王先生问候过张先生,便退至坐凳旁,正襟坐下。为了让张先生看到自己的新鞋,故意把衣襟扯到一边,再把一只腿搭到另一只腿上,这样翘着脚,更容易让张先生看到鞋。

谁知道,两个人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,根本没注意到对方的变化。

这样坐了一会儿,张先生只好拍拍床,对王先生说:

“先生请坐近一点,坐到床上来吧,这是我新添置的床,你看如何?”

王先生心领神会,边夸床好,边指着自己的鞋说:

“新东西就是不一样,你看我这双新买的鞋,也不错吧?”

两人都怀着一样的心思,自然彼此理解,于是,两人着实地向对方吹捧了一通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同病相怜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催人泪下 凌力《少年天子》第八章:“实在是万岁爷的祭文催人泪下,奴才们实在忍不住了……”
一夕一朝 《朱子语类》卷十三:“所以圣人垂戎谓:臣弑父,非一夕一朝之故,其所由来者渐矣。”
颠沛流离 宋 张世南《游宦纪闻》第九卷:“而哀予颠沛流离万里,保有之难也,而共振显之。”
如履薄冰 《诗经 小雅 小旻》:“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”
野心勃勃 清 陈天华《狮子吼》:“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。”
众喣山动 明 李东阳《余肃敏公传》:“役未及兴,而众喣山动。”
患难与共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越王为人长颈鸟喙,可与共患难,不可与共乐。”
说一不二 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40回:“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,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。”
结党营私 宋 朱熹《朱文公文集 戊申封事》:“宰相植党营私,孤负任使。”
头面人物 王蒙《悠悠寸草心》:“小小的理发室也反映着人世的沧桑,何况到这里来整容的颇多头面人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