杀身救国的成语故事


杀身救国

拼音shā shēn jiù guó

基本解释不惜牺牲生命以报答国家。

出处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44回:“夫料事能中,智也;尽心谋国,忠也;临难不避,勇也;杀身救国,仁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杀身救国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杀身救国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龙飞凤舞 宋 苏轼《表忠观碑》:“天目之山,苕水出焉,龙飞凤舞,萃于临安。”
处实效功
诈奸不及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回:“正在五岳楼下来,撞见个奸诈不及的,把娘子拦住了不肯放。”又第五十二回:“那厮带将许多诈奸不及的三二十人,迳入家里,来宅子后看了,便要发遣我们出去,他要来住。”
折臂三公 唐·刘禹锡《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》:“上车著作应来问,折臂三公定送方。”
异途同归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本经训》:“五帝三王,殊事而同指,异路而同归。”
急功近利 汉 董仲舒《春秋繁露 卷九 对胶西王》: “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,修其理不急功。”
平心而论 元 刘壎《隐居通议 文章六》:“而佳者反弃去,殆不可晓。平心而论,则惟《天地长留集》所取为当。”
唇枪舌剑 元 高文秀《渑池会》一折:“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。”
似是而非 先秦 孔子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孔子曰:‘恶似而非者。’”
通时合变 清·梅曾亮《复上汪尚书书》:“立者非他,通时合变,不随俗为陈言者是已。”